他们这些家庭事实上也得到了村民们捐的救济粮,只不过被抢的人家太多,加上其他人首先顾虑到的是自家的利益,所以这几家被抢的得到的补助比一开始被抢的那六户人家还要不乐观。
顶多能支持一大家子十天半个月,天数不能再多了。
所以这些人也是不得不发了狠,既然抓到了抢匪,他们的粮食无论如何都得要回来!
村长对着抢匪说道,“你们都听到了村民现在是个什么意见。粮食被你们弄到哪了?要是你们把粮食还回来,大伙可能还会考虑从轻处置你们,否则的话……”后面的话村长没说,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果子!
抢匪里面之前出卖王鹏三人的小年轻又开始说话了:“东西都在城里面放着呢,一点也不少。你把我们放了,我们领你们过去成不?”
“你当谁是傻子呢!放了你们,跟着你们去你们的老巢,你怎么净想着美事呢?”一个村民说完后,剩下的人全都哄笑起来。
“这孩子年轻不懂事,不会说话,你们别放在心上。不过他说的也不错,存粮食的地点只有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告诉你们地点,粮食你们根本就要不回来。”
“谁说我们要自己过去了?东西你们怎么抢走的,怎么再给送回来。有你们在,还怕他们不送东西过来?”有村民喊到。
只见这个抢匪摇了摇头:“我们和那些人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因利益才勾结在一起互相狼狈为奸案的恶人罢了。即是恶人,换做是你的话,你会愿意放弃手中的粮食救一些无亲无故毫无关系的人吗?少了我们,还会有别人加入这个团体,对县里的那些人来说,我们在他们心中连棋子的利用价值都没有。”
这人一说话惹来苏晓小的注意。看着这人谈吐、气质都不像是大奸大恶的人,难不成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我怎么越看越觉得这个抢匪挺违和的,一直感觉他不应该是个坏人。”
苏奇笑她:“好人坏人还要看脸啊?你看看他们这些人,有多少末世前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二混子?少得很!基本上人人都是遵纪守法好公民。可是灾难过后这些人转眼间就成了抢匪,你说从本性来讲他们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好吧,苏晓小也觉得自己闲的太无聊了,果然事实也就她自己关注点跑偏了。看看其他人关注的是什么......
村民一听他这样说急了,不愿意去相信:“怎么没有价值呢,你们明明是一个团伙的......”
这些家里丢了粮的村民原本计划的挺好的,把抢匪抓到后,用他们来要挟县里那些人,不用费丝毫损失就能把家里的粮食要回来。可是现在怎么回事?竟然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可行,难不成真要去县城跑一趟?
苏奇低声对苏晓道:“看来村里要拿回被抢的粮食并不简单,除非亲自去县城一趟。现在县里的水有多深咱们根本不清楚,如果去那儿抢粮的话,真得需要这些抢匪的帮忙。他们一直在县里待着,各方势力想必清楚得很。”
苏晓小很是认同,“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毕竟是别人的主场地,哪是那么好闯的。更何况咱们大集庄基本上称得上是闭关锁村好几个月了,到了县城哪还不抓瞎。”
实际上苏晓小还真希望村民这次能够出去看看,不然一直□□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要提高警醒。
不是说现在县里大大小小各方势力有好几百吗,指不定什么牛鬼蛇神都有,真要是去县城跑一趟,能不能要回粮食还另说,可别又惹上了别的小团伙,那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哪!
仔细想想连安全都无法保证的行动和之前计划的结果是有很大的落差,村民一时间打心底谁都不愿意去冒险,纷纷商量起来。
“粮食咱们还要不要,我怎么感觉事情这么悬呢。”
李四嗤之以鼻:“有什么可悬的,你就是胆子太小,板上钉钉的事,他们老巢顶多还有四十来个人,咱们村能出得上力的汉子起码有两百多个,还怕他们不成?”
“你还好意思说我,我看你才不长脑子。你以为村里的汉子们会像这次一样几乎全部出动的跟着咱们去县里?做什么白日梦呢,这事情和他们有关吗,人家凭什么白白的冒着危险要去帮你?”
“都一个村的生活了几十年,帮个忙怎么了。之前不肯给咱们粮食,现在只是让他们出点力儿,要是再不帮忙的话就说不过去了。要是大家嫌弃没有好处不肯帮忙,大不了事成后给他个十斤八斤的粮食得了。”
其他人暗自摇头,不打算再搭理李四,和这种人根本没法交流,他以为别人稀罕他的这点儿东西?
“现在真是进退两难,去县城安全上可能会有风险,不去,总不能饿着等死吧。”
“如果就咱们十几家去县城,还不如不去,一点胜算都没有,可别为了一丁点粮食反而把命搭了进去。粮食没了明年还能种出新的,命没了,想后悔都没机会让你说。现在咱们没有粮食可吃,大不了和其他人借借,又不是不还,大伙儿再想着自家利益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说的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啊!”
听着众人争论不休,苏晓小想起了上一世的情景。
当时村里可没这么齐心协力的抓到过人数这么多抢匪。上一世什么情况来着?好像和这一世总的发展路线并没有太大不同。真要细细说起来,最大的转折点也就是行动早晚的不同。
一开始抢匪也是抢劫个几家就走,村民以为这只是凑巧,谁能想到,后来陆陆续续的又有其他抢匪来到大集庄,越来越多的人家粮食被盗,村民们才终于下定决心把抢匪抓住,可是此时再提出这个想法根本得不到全村人的支持。
当时整个大集庄粮食被盗的起码超过了大半数,那些村民自粮食被盗后,整日过的苦巴巴的,看着好吃好喝粮食未盗的人家,当时的心态已经不平衡了。‘如今你们也意识到危机了,想找自个儿帮忙,没门的事!’
当初自家被抢的时候,你们其他人都在自扫门前雪,连个热心的话都不说,如今知道自家的粮食可能也保不住了,就想让他们帮忙抓人,好事怎么都让你们给占全了?什么,事后会给报酬?打发要饭的呢,当谁稀罕那点东西!
总之,找不到更多人帮忙,大多数时候遇到抢匪,村民们只有认人宰割的份,除非来的抢匪人数少,只有零星几个,他们才有机会把人抓到。
苏晓小记得直到她们一家离开大集庄的时候,村里还未被盗的家庭尽管仍有几十户,不过日子过得并不舒畅。没粮的知道他们粮食多,都去找他们借,这些人自然不肯答应。只是,那时却由不得他们选择,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威胁也好,动刀动枪也罢,只要能把粮食要过来谁还管用的是什么手段。
可想而知,村里的情况已经变成了什么样。许多人见了面已是到了互不说话的地步,除了自家人,他们谁都不信。
当时以防村里的人抢粮食,苏晓小她家和苏大伯家两家人决定住在了一起,多亏了他们人多,在别人找上门的时候才没吃了亏。
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句话再没有比那时更另苏晓小体会深刻的了。在这种乱世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你的优渥反而会为自己招来大患。当然,如果一切都是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况下,事情根本不会糟糕到那种地步。
如果这次真能趁机把粮食要回来,不单单对那些粮食被盗的村民是件好事,对整个村子来说都是有利的。
苏晓小可惜的是,别人不像她一样知道日后的环境是怎样的残酷,听大家刚才说的话和他们的态度,没准最终真的不会去县城把粮食要回来。
她要是有个话语权的话还可以把情况和他们分析一下,劝大家一下,事实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身为一个女孩子,还是个未出嫁的,在村里她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在众多的长辈眼中,她一个未步入社会的丫头片子,懂的还没他们多,说的话管什么用?没准还会认为她仗着读了几年书,就变得心比天高,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农村里面的人情世故就是这样,能不能说的上话看的不是能力,是资历是辈分。
村长见村民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说了十来分钟也没个有个能拿主意的,再讨论下去估计也商量不出什么东西。他只好问这些人怎么打算的,要是不打算把粮食要回来,就不在这事情上费时间了,赶紧商量商量怎么解决这些人吧。
这些抢匪抢粮食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何处置他们还真的不好决定。把人杀了?二十来条人命,谁下的去手?把人打伤之后放了他们,又心有不甘。这样做岂不是放虎归山,万一他们伤好后再来寻仇怎么办?村长现在是愁的不得了,感觉手里拿的是个烫手山芋,之前怎么就没想到把人抓到后事情还是这么麻烦。166阅读网